績效管理系統的有效運行,除了需要良好的制度體系以及與之相匹配的組織文化外,還需要什么呢?
?
關鍵還是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一方面是管理者和員工的能力,一方面是管理者和員工的責任與意識。能力提升需要一個持久的過程,而責任的明確則相對會見效快一些。以下的討論重點從責任出發,同時兼顧能力和意識。
第一層責任:決策者
在績效管理過程中,決策者作為企業的掌舵者,以下工作是必須承擔的,也只有最高管理者才能承擔:
?
(1)溝通組織的愿景和方向
?
最高管理者有責任清楚地告訴組織的成員:我們要去哪里?要去干什么?為什么?怎么去?這是大家把力往一個方向使的前提條件。作為一個船長(最高管理者),如果你不能告訴大家要去哪里,那么根本不可能到達目的地,也沒有人愿意追隨你。
?
(2)建立組織內部的信任
?
一方面是成員相信領導者,相信公司,相信公司的事業與理想是偉大的,相信領導者的人品與才能是優良的;另一方面是團隊之間的相互信任,最高管理者應該鼓勵建立內部的相互信任,減少內耗,而不是惡意利用下屬之間的競爭來獲得個人的控制與權威(這是一些高層最擅長的手段之一,本質上是把個人權威凌駕于組織利益之上)。內部信任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體現在管理者的日常行為中,以及行為習慣的層層向下傳播的過程中。
?
(3)在困難中堅持
?
公司執行力最重要的體現就是最高管理者的堅持。在目標計劃執行過程中碰到困難時領導是否堅持;在績效考評過程中碰到困難與反對聲時,領導是否能堅持;在企業價值觀與情感沖突時,領導是否能堅持;在長期目標與短期利益沖突時,能否堅持。企業的執行以及績效系統的執行,需要從公司最高管理者就培養一種堅持的執行文化。
領導者對未來事業的堅持,在關鍵的、危難的時刻,會成為組織最寶貴的力量,它可以力挽狂瀾,使組織置之死地而后生。在一個動蕩的環境中,人們往往面臨諸多誘惑,在企業發展路徑的選擇上,是否能杜絕浮躁,堅持培養自己的核心能力,迎接市場發展的機會,是企業制勝的關鍵。最高管理者往往為組織責任的履行犧牲個人的情感訴求,但是,這同時也將培養出一種更高層次的革命情感,是一個管理者情感強度的歷練過程。
?
(4)建立并關注績效系統的持續改進
?
最高管理者最有條件掌握企業最重要、最全面的信息,也最有機會透視整個企業系統的結構與問題。績效管理體系的建立、發展與變革都需要從系統的角度作出判斷。從評估系統與組織文化的融合性,對評估模式的選擇,公司目標計劃的制定,考核過程的推動,績效溝通輔導,到考核結果的應用,無一不需要最高管理者的關注、決策和參與。外部環境在變化,公司戰略與文化在變化,組織能力在變化,哪個階段需要什么樣的績效管理系統?哪個階段績效管理系統將作出哪些調整,以適應戰略發展的需求和內部系統的特性,這些都需要公司最高管理者親自關注和把握。
比如有的企業在最開始的階段,可先把營銷人員與生產人員等容易量化的崗位考核起來;但是到一定階段,可能會發現原來的績效指標已經沒有驅動作用,因此需要全面檢討企業系統的問題,需要全面關注各種能力的發展,于是全面推行KPI考核,在企業各部門、各職能系統均進行目標管理;也許,進一步的發展又會發現長短期利益如何平衡,結果指標與過程指標如何平衡,財務指標與非財務指標如何平衡等問題,企業這時可能會引入平衡計分卡,以取得企業的均衡與持續發展。在考核的方式上,對高科技企業的技術研發團隊,可能采取的是能力評估,而不是目標考核,可能采取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