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理念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國內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駛入快車道,相繼開發了各種類型的應用系統,取得了一定應用成效。但是,從整體應用模式上看,國內的信息化人事管理系統大多數仍停留在結構化信息數據管理階段,不能適應信息一體化、功能服務化、業務流程化、系統集成化的信息化發展潮流,急需在業務體系結構、技術體系架構、應用服務模式等方面進行全面升級和改進。
?
國內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模式
?
從整體上看,國內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信息化正處在從傳統的人力資源信息管理向信息化人力資源管理過渡階段,傳統的以信息數據管理為核心的系統體系結構和應用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國內人力資源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和應用的主要模式有:
?
1、國外人力資源管理平臺。
這類軟件平臺體系結構龐大,功能復雜,價格高昂。由于軟件體系結構是按照國外的管理實際設計,對管理現狀具有很高的制度化和規范性要求,如Peoplesoft內置的管理模型和工作流程總體上處于人力資源開發的管理階段,而國內大多數企業仍處于初級的人事管理系統階段,管理過程中制度化、規范化、流程化不到位的情況十分普遍,因此,這類應用平臺很難在國內的事業企業單位中取得明顯的成效,即使是在個別大型企業集團有過成功案例,付出的代價也是非常高昂。
?
2、以國內的外資企業為目標客戶的軟件產品。
這類軟件平臺以國外引進的管理模式和基礎軟件平臺為基礎,結合國內的管理政策環境,漢化和設計出適合國情的管理平臺和應用模式,具有功能邏輯性強、投入小、見效快、可以進行管理模式整體復制的特點。但是,這類軟件產品存在著不能適應國家人事和人才信息結構體系標準、功能固化、用戶范圍固定,難以進行靈活的、個性化的數據結構和應用功能擴展等問題,不能從體系結構上很好地適應業務流程化、功能服務化、系統集成化的發展趨勢。
?
3、管理模式整體復制類型的產品。
這類軟件以集團化企業的管理需求為依據,組織企業內部強大的技術力量進行應用系統的體系結構設計和軟件開發,在個別企業集團內部取得一定管理成效后,將比較成熟的應用平臺封裝成軟件產品進行銷售,主要以項目開發的形式投放市場。但是,由于管理模式和應用功能帶有先天的企業化特征,限制了其功能通用性和體系開放性,適合的用戶范圍比較有限。
?
4、通用性人事和人才管理軟件產品。
這類軟件符合國家人事和人才信息結構體系標準,具有靈活的數據體系結構,易于靈活擴展信息項目,應用功能主要針對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管理現狀。但是,此類軟件信息數據存儲深度較大,信息數據維護和應用只能由專門的人員完成,不利于推廣應用,并且軟件體系結構和應用缺乏科學、規范的業務模型,功能固化,難以適應業務流程化、功能服務化、系統集成化的發展趨勢。
?
5、綜合性應用技術平臺。
憑借上市公司雄厚的經濟實力、技術實力和市場占有率,以已有的財務、ERP等軟件平臺為基礎,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開發具有比較完善體系結構的應用技術平臺。但是,此類系統體系結構龐大、功能組件復雜、對部署環境要求很高,再加上受已有平臺體系結構的限制,應用功能不能很好地適應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業務需求,建設應用系統時需要進行較大規模的二次開發。因此,此類系統適合資金雄厚、多層級應用的企業集團。